有关安全教案收集6篇

安全教案篇1

设计意图:

《幼儿教育纲要》指出:要为幼儿提供健康、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,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,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,学习保护自己。小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,对于保护自己,珍惜生命的意识是极其缺乏的,我班不少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反映,孩子一出幼儿园就跑开了,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。为了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贵,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,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。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,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。为此我班开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。

活动目标:

1。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,知道红灯停,绿灯行的道理。

2。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,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。

3。让幼儿学会念儿歌,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4。遵守社会行为规则,不做“禁止”的事。

5。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。

活动重难点:

1。了解基本的交通知识,知道红灯停,绿灯行的道理。

2。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,知道行走时具体遵守哪些交通规则,培养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

活动准备:

1。图片:红、绿灯,斑马线。

2。有关情景游戏的创设。

3。儿歌《交通灯》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手指游戏。

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儿歌,一边做动作。

二、谈话,引入主题。

1。“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?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?”(幼儿讨论)

教师小结:在马路上我们要右侧通行,跟大人一起时要让大人握着手走,不能乱跑。当我们要过马路时,一定要左右看看,没有车辆经过时我们才能穿过马路。

2.出示图片,引导幼儿认识红、绿灯,斑马线。

3、讲解交通规则。

4、幼儿跟教师学说儿歌

“人行道上右侧行,红灯停(出示图片红灯),绿灯行(出示图片绿灯),过马路要走斑马线。”

三、游戏体验《过马路》。

(1)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,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。

场景一:人行道和车行道

师:前面有两种道路,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?(人行道。)

师:行人应该注意什么?(靠右边走,不能边走边玩,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。)

场景二:十字路口

师:要过马路了,我们应该怎么走?(找到斑马线,看清红绿灯,红灯停,绿灯行。)

四、延伸活动:

小班安全活动反思精选3篇教学反思

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?

五、活动结束

小朋友们真聪明,我们顺利的通过马路了,一起跟红绿灯说再见吧!

教学反思:

设计这个活动时,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,将目标定位为: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,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。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,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,而应简单明确。为此,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,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,要走人行道,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。我采用直观图片、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,让幼儿了解交通知识。正所谓实践出真知,所以我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幼儿,而且做给孩子看,给孩子做个好榜样,实现家园共育,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、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

安全教案篇2

教学目标:

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,使学生了解生命之可贵,珍惜生命,注意安全,掌握一些安全知识,形成自护、自救的意识,使学生安全、健康成长。

教学时数:

一课时

教学过程:

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,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诱惑,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,珍惜生命,注意安全,安全重于一切,只有健康的身心,才能保障我们好好学习,将来好好回报父母,回报社会。

一、导入:

通过一系列的活动,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,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,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.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、教育部《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,减少交通违章,杜绝交通事故。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,懂得安全的重要,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。

二、交通知识

1、道路、交通2、交通安全3、交通法规4、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5、看图识标志

三、讨论分析

1、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,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?

2、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?

3、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?

4、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?

5、为什么不准扒车、追车、强行拦车?

6、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?

7、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?

8、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?

9、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?

总结:

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的是骑自行车的安全和过马路的安全。

安全教案篇3

一、目标

1.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,能围绕中心话题和别人交流。

2.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一些容易发生危险的事件或地点,有初步自我保护的意识。

3.认识汉字:危险、安全。

二、准备

汉字,写有“危险”、“安全”的小旗子,“欢乐宝宝”标志两枚

三、过程

(一)引起兴趣

1.小朋友,你们有没有看过“欢乐蹦蹦跳”这个节目?喜欢看这个节目吗?那么今天我们也来玩个“欢乐蹦蹦跳”的游戏。

2.交代游戏规则

(1)选一名小朋友扮演阿彦哥哥,教师扮演小荷姐姐共同主持游戏。

(2)出示五角星,上面有“欢乐宝宝”。只有回答问题动脑筋、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好宝宝才能成为今天的“欢乐宝宝”。

(二)游戏“欢乐蹦蹦跳”

1.童言无忌,逗你笑小荷姐姐:阿彦哥哥,你今年春节有没有玩过烟花、鞭炮?

小荷姐姐:其实,放烟花鞭炮是十分危险的,谁知道为什么?

阿彦哥哥:除了放爆竹很危险,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十分危险的?(出示字卡:危险)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很危险的?

小荷姐姐:刚才我们说了许多危险的事情。阿彦哥哥,我要考考你,我们知道“高”的反义词是“低”;“远”的反义词是“近”;“胖”的反义词是“瘦”。那么,“危险”的反义词是什么?出示字卡“安全”。

阿彦哥哥:有什么办法能把危险的事变成安全的事?(比如:马路上车辆很多,怎么做才是安全的?国庆看灯,人多拥挤,怎么做才是安全的?已经和大人走散,怎样做才是安全的?)

2.举旗游戏真热闹

幼儿分黄、蓝两队,分别回答主持人关于“危险和安全”的提问。如答案是危险的,将小旗上写有“危险”的一面举起;反之,则举起写有“安全”的一面旗。(认读汉字“危险、安全”)

(1)捡玻璃安全吗?为什么?

(2)从台阶上跳下来安全吗?为什么?

(3)坐自行车、助动车上幼儿园安全吗?为什么?

(4)把小钉子、小棒带到幼儿园安全吗?为什么?

(5)在小河边玩捉迷藏游戏安全吗?为什么?

(6)下雨、下雪,走得特别快安全吗?为什么?

(7)吃马路边的羊肉串,对还是不对?

[page_break]

(8)吃“肯德基”不洗手,对还是不对?

(三)评出“欢乐宝宝”,引起再次游戏兴趣

四、提示与建议

“欢乐蹦蹦跳”是一台深受幼儿欢迎的少儿游戏类节目,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也常常谈论其中的主持人或话题。因此,教师运用“欢乐蹦蹦跳”这一游戏形式,教师作为主持人,成为带领幼儿游戏的玩伴,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中,丰富知识,认识汉字,孩子学习的兴趣较高。而且,活动的主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进行更换。